美國保險行業的費率市場化歷程
在19世紀中前期,美國的保險費率基本上不受任何監管,惡性價格競爭是市場的主流,行業的經濟效益體現了很強的周期性。從1866年起,保險公司從全國和地區的層面開始在定價上展開合作。然而,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這種價格操縱行為很快就被監管機構所取締。從20世紀初開始,監管方開始逐步加強對于保險價格的管理,主要體現為:1)私營的保險費率局獨立地代為成員保險公司指定統一費率;2)這些費率必須在各州保險監管機構審核批準后保險公司才能夠在各州的市場上采用。
在1945年,美國保險監督官協會推出模板法規供各州采納,提出房屋險和車險公司直接向各州保險監管機構申報它們將要采用的費率的要求。各保險公司利用這個機會,向監管機構申報對于保險費率局統一費率的各種調整,開始有限度的價格差異化競爭。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保險監督官協會通過逐步調整模板法,推動費率市場化。在1980年,美國保險監督官協會采納了限制性更低的模板法,允許“即報即用”、“先用后報”、“有限浮動”等定價流程,使得保險公司可以在費率上快速對市場作出反應。
貫穿美國保險行業費率市場的演變歷程,美國的保險監管機構始終追求著一致的目標:確保保費充足不過高,公平而不具有歧視性。
作為美國車現費率市場化的最新案例,在2008年麻薩諸塞州啟動了進一步的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開始的時候,由于新進入的保險公司迫切希望搶占市場份額,平均車險保費顯著降低。然而,在兩、三年之內,這些新進入市場的保險公司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數據,開始合理地設定保費,平均車險保費又基本回到了費改前的水平。
麻薩諸塞州的消費者們對于車險費改后他們所能購買到的車險產品還是更加滿意的。現在消費者們可以從雙倍于費改前的數量的保險公司那挑選更多種類的產品。他們還可以直接從網上購買保險,并享受多樣化的折扣。結果是消費者比以前抱怨少了,因為一旦他們對于現有的車險產品不滿意,完全可以在市場上另找更好的產品和價格。費率市場化為麻薩諸塞州創造了一個更加健康的車險市場。
車險費率市場化帶來的影響
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在定價時更好地細分風險有助于避免低風險人群補貼高風險人群的現象。部分高風險客戶(一般情況下30%或更少)的車險價格會上漲,這使他們更有動力提高安全駕駛能力,從而降低保費;而那些低風險客戶則可以享受更低的價格,不再為高風險的人群買單。充分利用行業內、外的更多數據使得車險行業可以更準確地根據風險定價。
車險費率市場化可以帶來三方面的好處:1)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低風險的消費者將被回報以更低的保費,高風險的消費者在支付合適的保費后仍然可以購買到合適的保險產品。2)從保險行業的角度來看,保險公司可以通過風險細分和風險管理,而不是簡單的價格折扣和銷售傭金,來進行競爭;鼓勵保險公司通過產品創新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樣的需求,從而在市場上找到自身的獨特定位。3)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來講,車險費率市場化可以幫助保險行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服務;還能通過有效的經濟杠桿鼓勵駕駛員安全駕駛。有助于社會公平。
國際市場車險費率市場化的現狀
車險費率市場化的狀況可以從兩個緯度來描述:保險公司選擇定價因子的自由度,厘定每個定價因子的費率系數的自由度。英國、澳大利亞、以及美國的伊利諾州、俄亥俄州的保險公司在上述兩個緯度都后很高的自由度;美國的加利福利亞州、馬薩諸塞州的保險公司則在選擇定價因子上自由度相對較低,但在允許使用的定價因子的費率系數的厘定上的自由度還是很高的。巴西和印度的保險公司則反過來在定價因子的選擇上自由度相對較高,但在費率系數的厘定上則受到監管方的限制。車險費率市場化使得中國的車險公司在上述兩個緯度的自由度上都得到提升。
在美國市場,很多風險變量都可被應用于車險定價。這些定價因子可以籠統地劃分為三類:從車因子、從人因子、和從路因子。考慮到時間有限,在今天的演講里我就不描述每一個因子的詳細情況了。
部分定價因子在車險定價中的應用
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向大家推薦一些我認為適合當今中國車險市場的定價因子。它們是1)安全裝置、駕駛支持裝置、穩定度(毛重/底盤面積)、靈活度(毛重/發動機馬力)、車型系數等從車因子;2)性別、婚姻狀況、投保歷史、索賠歷史、個人信用記錄、駕駛違規記錄、車聯網等從人因子;以及3)居住區域、城市、街區等從路因子。下面讓我們就部分定價因子展開來討論一下。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行業共享的投保和索賠歷史數據庫。我們可以從這些數據庫中衍生出一系列豐富的風險變量,應用于車險定價,例如:之前4到6年終發生的不同類型的索賠案件的數目、最近賠案的嚴重度、逃保行為、僅購買強制責任險、等等。行業共享數據庫中的數據越全、質量越高,就能夠給保險公司帶來價值越高、范圍越廣的應用,也使得參與共享的保險公司越有動力向行業數據庫上傳更多、質量更高的數據。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使得行業共享數據庫可以逐步得到完善。大數據關聯技術是支持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的實現的一個核心技術,可以將來自于多個保險公司的零散的數據整合成為完整、準確地消費者報告。
來自行業理賠歷史共享數據庫的一個消費者的完整的索賠歷史對其賠付風險以及保費都有很強的關聯。例如,根據各家保險公司向美國伊利諾州和俄亥俄州的保險監管機構報備的費率,我們觀察到,各家保險公司的平均保費隨著有責任賠案的數目線性增長,但僅在無責賠案的數目達到三個以上時才會明顯增長,并且基本不受綜合險賠案數目的影響。
我們還觀察到,其它的風險變量,例如逃保歷史、僅購買強制責任險、以往保單的賠付限額都會對保費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還觀察到,對于某一定價因子,各個保險公司賦予它的費率系數差異很大。這主要是因為每個保險公司在定價中使用了不同的定價因子,且對于每個因子也賦予了不同的費率系數。
其次,個人信用記錄也被美國保險行業在很多州的市場里非常有效地用于車險風險細分。我們用一個基于個人信用記錄的保險評分模型來給保單打分,典型情況下得分最低的10%的保單的平均賠付率比得分最高的10%的保單的平均賠付率要高出一倍有余。在監管許可的前提下,美國基本上所有的財產險公司都已經將采用基于個人信用記錄的保險評分用于定價。那些先于他人將個人信用記錄用于定價的保險公司,至今還在市場上享有競爭優勢。
最后,諸如車聯網這樣的新技術也驅動著保險定價的創新。根據處理海量車聯網數據的經驗,我們找到了從車輛網數據中提煉出準確描述一個消費者的駕駛行為的變量的方法。根據這些提煉出來的駕駛行為變量開發的評分模型可以非常有效地細分賠付風險。我們的分析表明,駕駛行為評分比諸如年齡、性別、駕齡、年里程數等傳統的定價因子都更能細分賠付風險。
借助第三方數據、分析、和技術,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
在保險行業對于更好的風險細分能力的不斷追求中,大數據技術是一個必要的工具。這一技術可以有效地支持保險公司內部數據的動員、保險行業數據的聚合和關聯、行業外部數據的集成和向行業內的輸送。
第三方專業公司可以通過提供專業的數據和分析服務,來幫助保險公司更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第三方專業公司對于保險行業的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1)專業地收集、整合、提煉行業內、外的數據;2)提供在諸如車聯網和信用記錄領域的專業建模、分析能力,可以幫助保險行業更快地采用這些有價值的技術和數據;以及3)通過穩定可靠的平臺技術,將關鍵的數據和分析結果實時地輸送到保險公司的工作流程中的決策步驟中去,提升工作效率。
結論:
車險費率市場化可以為消費者、保險行業以及社會帶來顯著的好處。在費率市場化后,中國車險公司可以借助從行業車險共享平臺獲得的投保和索賠歷史信息、基于個人信用記錄的保險評分、以及基于車聯網的駕駛行為評分等諸多定價因子來更好地細分風險。第三方的數據、分析和技術能夠幫助車險公司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
最后,請允許我祝愿中國保險行業以及在座的各家保險公司在這次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