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時間:2016年09月13日 |
2016年9月1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京舉辦第一期“養老險專委會養老保險研究沙龍”活動。中保協朱進元會長、余勛盛副秘書長、人社部社保研究所金維剛所長、社科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兼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養老保險處副調研員廖曉飛、養老保險課題組成員、以及中保協養老險專委會主任、副主任委員等三十余人參加沙龍。
朱會長講話指出,為貫徹落實黃洪副主席加強養老保險專題研究的指示精神,探討商業保險在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及不可替代的優勢,結合會員單位訴求,中保協決定開展養老保險課題研究,并舉辦養老保險研究系列沙龍活動。該項研究旨在整合國際國內智庫資源,集合行業內外部力量,尤其是國家養老政策制定方面的專家學者,放眼于國家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站在全球養老險發展高度,結合中國國情,通過對養老保險國際經驗的系統梳理和研究,理清并把握中國養老保險未來發展道路選擇,以充分發揮保險業優勢,作出行業專業貢獻和影響力,推動養老保險持續健康發展。
首期沙龍由承辦單位平安養老杜永茂董事長主持,杜總發言表示將盡全力支持行業養老保險課題研究,同時建議課題研究圍繞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險制度設計開展,要符合中國國情和養老險發展進程,要從保險行業承擔責任角度考慮。
人社部金維剛所長在沙龍上做了“構建養老保障第三支柱體系,國際經驗與中國對策”主旨演講。從制度模式、覆蓋范圍、籌資機制、待遇給付、稅收支持政策、投資運營和監管體系等方面系統地介紹了國際個人儲蓄養老保險的發展情況。各國政府大多給予稅收優惠或補貼等激勵措施,并由商業保險公司等第三方金融機構運營,提供多樣化的保障投資產品。金所長強調,建立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勢在必行,將填補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中的一個空白,為民眾提供一個新的加強養老保障的窗口機會。他提出了儲蓄性養老保險的發展思路:一是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推動;二是適當調整養老保障三大支柱的結構比重;三是出臺必要的稅收優惠政策;四是建立完備的監管體系;五是鼓勵商業保險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廣泛參與,加快保障及投資產品創新。
社科院鄭秉文主任在其“多層次混合型養老保險制度與商業養老保險的頂層設計”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混合型”養老保障體系是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子系統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要內容。商業養老保險的稅優政策力度、發展前景、設計和實施模式都是“十三五”期間我國是否能實現中國特色“多層次混合型”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指標。與美國相比,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無論在占GDP比重、養老金替代率、保險密度、保險深度等方面都有較大差距,因此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是亟待完成的任務。同時,鄭主任提出商業養老保險五大功能:一是成為個人和家庭商業養老保障計劃的主要承擔者;二是成為企業發起的養老保障計劃的重要提供者;三是成為社會養老保障市場化運作的積極參與者;四是成為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促進者;五是成為經濟增長和金融協調發展的穩定支持者。對于商業養老保險未來的發展戰略,指出應采取“兩階段推進”戰略,大力推動保險行業發展保險型與投資型“雙功能”兼有的綜合性產品,充分發揮商業養老保險在家庭財富凈值和資本市場投資中的壓艙石作用。
會上,與會人員與演講專家進行了熱烈深入地互動討論,對于保險行業參與國家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和養老金管理的重要作用積極發表意見和建議,取得了較好的交流效果。
最后,朱進元會長表示養老保險沙龍不僅是學術性的研討,更是具有深刻現實意義的智慧碰撞。中保協養老保險專委會將積極發揮平臺作用,集合業內外專業力量,潛心鉆研、集思廣益,認真研究總結,爭取把系列沙龍活動及研究課題做出成果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