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作者 : 保險業協會健康保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平安健康董事長兼CEO 楊錚 | 時間:2019年11月20日 |
銀保監會頒布新修訂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將對未來健康保險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為健康保險行業邁入下一個全新發展階段,奠定了基石,樹立了風向標。
一、商業健康保險持續快速發展,成為行業發展新動力
201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以來,商業健康保險進入發展快車道。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明確提出健全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同時,伴隨著近年來我國醫療體系改革持續深化,商業健康保險迎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商業健康保險已成為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醫改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是推進“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內在要求。
2013-2018年,健康保險除2017年結構性調整外,年保費增速均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五年復合增速達37.1%。商業健康保險為行業快速發展、保障國計民生發揮了積極且重要的作用,這也恰恰說明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正在不斷釋放。
二、商業健康保險加速成長,亟待制度指引下逐步完善
商業健康保險在逐步發展成長的過程中,涌現出了各類新型產品和業務種類。這些發展中的新生力量,伴隨著國家醫療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亟待在政策支持及制度規范指引下,由全行業共同努力,逐步規范和完善。
在豐富健康保險產品方面,疾病險作為目前健康保險市場主力,其保費占比超65%。醫療險等險種占比雖然仍較低,但是全行業正在不斷加大對醫療險類的創新探索及開發。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健康保險市場更加迫切地需要出臺適應健康險行業創新發展新需求的政策支持及規范,鼓勵其快速發展,全面滿足廣大群眾對健康保障的需求。
三、新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為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帶來新契機
原《健康保險管理辦法》2006年出臺,時隔多年,市場環境、客戶需求、保險公司經營管理能力等均發生了很大變化,原制度已無法適應現在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的需要,急需更新。新修訂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在銀保監會及眾多政策制定者的不懈努力下,歷經多次征求意見及調整,現正式發布,恰逢其時,為商業健康險發展,特別是針對重點領域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完善路徑,為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第一,新健康保險管理辦法,明確可以在保險產品中約定對長期醫療保險產品進行費率調整。長期可調費的保證續保產品形態與國際健康保險接軌,給經營長期醫療保險的保險公司,提供了應對長期醫療通脹等賠付風險的制度保障,也從根本上解決了保險公司先前不敢嘗試開發長期醫療產品的問題,推動了健康險產品向多元化發展,解決短期險扎堆,同質化等問題。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續保權利,提供了靈活的長期醫療保障,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醫療健康保障需求。
第二,新健康保險管理辦法,新增大量篇幅于健康管理服務和合作,進一步放開健康管理的比例限制,將健康管理費用在定價中的占比統一提升至20%。這將大大鼓勵保險公司將健康保險產品與健康管理服務相結合,降低健康風險,減少疾病損失。從客戶層面,可引導客戶主動關注自身健康,讓民眾更健康。從行業層面,可降低健康險公司賠付風險。從社會層面,可提升社會整體健康水平,減輕公共醫療健康體系負擔。
第三,新健康保險管理辦法,鼓勵保險公司提供創新型健康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醫療保險產品,對新藥品、新醫療器械和新診療方法在醫療服務中的應用支出進行保障,為保險公司持續健康保險產品創新提供了政策支持,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第四,新健康保險管理辦法,鼓勵保險公司采用大數據等新技術提升風險管理水平;積極發揮健康保險費率調節機制對醫療費用和風險管控的作用;鼓勵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基本醫保部門等實現信息互聯和數據共享。同時,與醫療機構合作和建立生態體系,幫助針對特定疾病和特定人群進行產品創新,從醫療醫藥大數據角度控制賠付,提升保障履約能力和效率,有利于提升健康保險公司智能運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擴展了健康保險的可保范圍,使更多原本無法承保的消費者享受到優質的健康管理服務和健康保障。
四、商業健康險專業化經營的思考
新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在鼓勵行業創新、提供發展空間的同時,對所有參與商業健康保險業務經營的公司,在風險管控、精算定價、客戶服務、科技創新等多方面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各保險公司加大對健康保險業務的重視程度,快速提升健康保險業務專業化經營水平。
第一,短期個人健康保險產品取消費率浮動,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可調整,均對保險公司精準定價能力、風險管控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當前的健康險市場主體審慎考慮,如何轉變,來具備專業的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
可調費需要建立透明的管理機制,同時通過適當的披露要求和報告要求使得長期醫療險真正達到雙贏局面,公司合理反映風險變化,客戶享受更精準更合理的定價。
在精準定價方面,平安健康險憑借強大的科技能力,通過科學的數理模型建立多因素定價體系,對客戶風險精細化分群,千人千面風險管理,積累了根據客戶風險情況對保費漲幅靈活區分的能力,可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和承受力。
第二,健康管理服務放開比例限制,通過增加健康管理服務的占比,強化健康險產品保險與服務的綜合特征,鼓勵更多被保人參與健康管理,提前預防。未來將從“事后理賠”轉向“事前預防”,體現“治未病”的理念。與此同時,如何對健康管理服務進行標準化或專業化的管理是行業共同努力的目標。
在健康管理健康促進方面,平安健康險已率先開啟探索之路,HelloRun健康管理促進計劃,鼓勵受眾運動以改善健康,在運動后給予一定獎勵以提升受眾積極性,從而形成“越運動、越健康、越獎勵”的良性循環,協助客戶建立長期健康行為。
未來在銀保監會及保險業協會的指導下,希望保險同仁們攜起手來,開啟健康保險發展新的篇章,推動健康保險更好地助力國家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和人民健康幸福偉大目標的實現。